BRAF V600E突变结直肠癌新药临床试验: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
妥拉美替尼(商品名:科露平,代号:HL-085)是选择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和2(MEK1/2)抑制剂,通过抑制MEK1/2激酶的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妥拉美替尼国内获批上市,用于含抗PD-1/PD-L1治疗失败的NRAS突变的
妥拉美替尼(商品名:科露平,代号:HL-085)是选择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和2(MEK1/2)抑制剂,通过抑制MEK1/2激酶的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妥拉美替尼国内获批上市,用于含抗PD-1/PD-L1治疗失败的NRAS突变的
近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下文简称“结直肠癌分会”)换届大会在广州举行,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我院“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结直肠外科六区何真主任医师当选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院长、国家杰出医师、结直肠癌分会第
吃靶向药的同时,能不能喝中药调理?这事儿估计很多结直肠癌患者都纠结过吧!总觉得西药“靶向治疗”、中药“相对温和”,俩放一块儿能联合调理,可你知道吗?不少患者可能忽视背后的潜在风险!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ancer Cell》最新发表了一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益军/王峰/廖雯婷/赵齐团队关于KRAS突变结直肠癌治疗耐药机制的重要研究。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细胞在应对KRAS和EGFR双重靶向治疗时,会采取一种特殊的“细胞变身”策略得以幸
对癌症患者而言,2025年10月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月份。在这个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多款创新抗肿瘤药物上市,为晚期乳腺癌、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结直肠癌(CRC)指结肠或直肠内异常细胞失控增生形成肿瘤,最终可侵及邻近组织或转移至全身。此病通常始于名为“息肉”的微小良性增生,需经多年方可癌变。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前三,每年影响数百万人。
10月25日至26日,兰大一院普外科六病区(结直肠外科)承办“甘肃省结直肠癌外科精准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金城大肠癌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邀请国内结直肠外科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与100余位省内外同道,通过手术直播演示与前沿学术汇报,共同探讨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Reprogramm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via Targeted NAT10 Inhibition to En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放屁本质上是肠道内气体的排出,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食物代谢和细菌发酵。当一天内排气次数明显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5至20次),特别是伴随气体恶臭、腹胀、腹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5岁的大刘,典型的“东北糙汉子”,在工地干活二十年,风里来雨里去,身体硬得跟砖头似的。但最近他总感觉肚子胀得像个气球,一天能放二十多次屁,连家里的狗都嫌弃他。老婆一开始以为他吃坏肚子,直到有天晚上放屁放得自己都被熏醒,大刘终于被推到了医院。
结直肠癌的转移路径正被破译,外科手术的精度也在迈向新高度。10月25日,在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学术会议上,一系列来自中国学者的原创研究成果,交出了一份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中国方案”。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55万,居癌症发病排行榜第三位,而60岁以上人群,占了其中的七成以上。年纪一大,肠子这根“管道”,就像老旧的水管,容易堵、容易漏,也容易长出不该长的东西。
BRAF作为RAS-RAF-MEK-ERK信号级联(MAPK通路)中的关键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约10%的结直肠癌(CRC)中发生突变。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罕见BRAF突变(占CRC所有BRAF突变的22%~30%)得以精准识别与系统表征。这类突变展现出独
生物标志物分析已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必要手段,MSI/MMR、POLE、POLD1、TMB、KRAS、NRAS和BRAF等检测结果可共同指导其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乔治城大学隆巴第综合癌症中心Ruesch胃肠道癌症治疗中心的Benjamin A. Weinb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此次会议公布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多款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的临床数据格外引人注目,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方向。
有人常说:“小毛病拖久了,就成大问题。”可谁能想到,有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息肉,却能在身体里悄悄变坏,癌变率竟能达到90%。它不疼不痒,却比很多人想象的危险。说来讽刺,不少人身体里早就住着它,却浑然不觉。
结直肠癌 息肉 被忽视 腺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25-10-20 12:14 3
在肿瘤学领域,一个核心的认知转变在于:肿瘤并非仅仅是癌细胞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复杂的、高度组织化的“异常器官”,即肿瘤微环境。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肿瘤细胞如同种子,而周围的微环境则是滋养其生长的土壤。
红烧排骨、涮羊肉、番茄牛腩……猪牛羊等红肉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湖南中医药大学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公共卫生》上发表新研究显示,红肉吃太多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于9月10日-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作为国内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汇聚众多国内外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肿瘤治疗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